管教過程中,總是頭疼「為什麼孩子都不聽話」嗎?曾任職能治療師的教養達人「汝汝老師」這樣說
教室的緣起:在職能治療師工作中的夢想
汝汝老師:在醫院工作時會替診斷出遲緩的小孩上課,但是其實這些課程對於一般小孩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就一直想把這些東西帶進社區。還沒有教室的時候就有到社區去上課,可是在社區上課比較沒有安全的環境,沒有軟墊就有一些安全的疑慮,而且在社區上課也無法使用大型的器具,有點可惜,就一直想要有自己的教室。隨著女兒出生,在照顧女兒的過程中,家附近出現了適合的空間,有了家人的支持後終於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教室。
安全的環境與大型器具是嬰幼兒課程很重要的元素。
圖片來源:盪鞦韆親子空間
創業這件事:得到成就感的自己是小孩的榜樣
汝汝老師:很多媽媽整天帶小孩很煩悶,像我一開始自己帶小孩也難免會這樣,所以開這間教室也是幫自己人生找到平衡的一個方式,我有陪伴我的孩子,但又有事業上面的成就感,開創一個教室、一個品牌,心情上能有一個轉換。其實陪伴小孩是要讓小孩有一個榜樣,陪伴小孩的對象通常要有自己的興趣專長,有可能還有自己的事業,不一定真的要創造什麼,但要保有自己真的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教室除了開寶寶的課程,慢慢的也開設了媽媽運動課程,因為媽媽要有自己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
感覺統合課程會依照孩子個別的程度給予不同難度的任務與挑戰。
圖片來源:盪鞦韆親子空間
爸媽們要時時自省,在與家庭成員互動中關係是變好還是變不好,大家都要互相尊重。媽媽也要一直記得尊重自己,才能讓家庭關係越來越好。
過去的專業背景帶來的啟發:讓教室不只是上課的地方
汝汝老師:職能治療師這個職業一般民眾是很陌生的,所謂職能就是所有日常生活中你想要去做的事情,包含生活自理、工作、休閒、休息等,如果說你受傷了,有一些事情想做而沒辦法做,你的職能就會受損。並不是只有遭遇疾病或是傷者的職能會受損,像媽媽有時候因為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小孩身上而偏重一邊,想出門做不到、想運動做不到,職能就會受到影響。而職能治療師在整個醫療的角色就是希望可以幫助生病的人、失能的人重建生活。不管遇到什麼疾病而失能,透過培養其他能力,尋求其他人的支持或尋求輔具,一樣可以完成想要做的事情。而盪鞦韆親子空間某種程度上就是提供媽媽輔具與支持,教室請了全職陪玩姊姊來陪小朋友,媽媽就可以安心來運動,也可以在課堂上認識朋友。
媽媽帶小孩一起參與運動課程,對身心靈健康都很有幫助!
圖片來源:盪鞦韆親子空間
符合理想的教室:媽媽與寶寶都能得到快樂
汝汝老師:教室是自己打造的,一開始的小朋友遊戲區也是一個地墊、幾個玩具,但是發現真的好多自己帶小孩的媽媽需要這個服務,所以開始豐富遊戲區的玩具、更確實的消毒,甚至請了全職的陪玩姊姊,讓媽媽們可以更專心上課,讓運動的品質更好。在這個空間裡,所有來上課的人比較像朋友,我們會想辦法記住所有人的名字,包含小朋友的,讓跟媽媽一起來上課的小朋友很容易進入狀況。到目前為止雖然都是邊做邊摸索,可是感覺有達到自己的理想。
媽媽運動課程時寶寶們可以在遊戲區玩耍。
圖片來源:盪鞦韆親子空間
關於管教孩子:爸媽們的自省與自覺
汝汝老師:自省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很多爸媽會反應說為什麼孩子都不聽話,但其實重點是,你認為你在管教,可是孩子沒有接受到正確的訊息。你的介入跟口令下去之後,孩子是否有進步?是否對他有幫助?是否有讓孩子發展出他該發展的能力?這是教養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當爸媽一定要有自覺,要練習觀察孩子的狀況,也許是孩子的能力還沒到那裡所以他才做不到。一定要從觀察與自省中找到方向,不然就會一直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卻無能為力。
汝汝老師希望能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女兒成長。
圖片來源:汝汝老師提供
教養要有效的方式就是:如果現在有100件事情,在安全範圍內99件都可以做,只有1件不能做;假設100件事情裡,70件都不能碰,爸媽就會很累!
盪鞦韆親子空間
地址:新竹市東區長春街125-1號
官網:盪鞦韆親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