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尬音樂迸出新體驗!刺激孩子腦部多元發展,五感開發一次滿足

編輯 ∣ Jimmy 圖片提供 ∣ 育園音樂教室 
分享此篇文章

十年前,蔡佳芬主任發現台灣孩子在學習上比較被動,因此希望藉由引導的方式,讓台灣的孩子能夠自動自發的學習,基於這份對於音樂教育的初衷與理念,育園音樂教室就這樣在台南歸仁誕生了!
 

育園音樂教室 蔡佳芬主任

 

呈現給爸爸媽媽全新的課程

即使已經超過十年的教學經驗,蔡佳芬主任在課程開發的創意上仍不遺餘力,在現階段育園音樂教室的課程中,最新且最有特色的課程,非「兒童積木音樂打擊班」莫屬!想必爸爸媽媽會覺得很好奇,積木、音樂與打擊要怎麼結合在一起呢?!原來這項課程是以音樂為主,在故事性劇情的安排之下,將積木的組合融入在課程中,除了讓小朋友獲得音感的訓練之外,更藉由組合積木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專注力,更重要是訓練了小朋友的手部肌肉與協調的能力;當小朋友組裝了自己想要的作品,他們的自信心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目前這項特色課程只採取小班制,一班最多只收四到五名小朋友,蔡佳芬主任提到:「當初會企劃這項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提供爸爸媽媽全新課程的選擇,而不是只有單純的樂器學習。」除了上述課程之外,最新的規劃還包含了育園「兒童合唱團班」,希望家中3到6歲的寶貝能透過合唱團的歌唱,訓練孩子的語文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鍛鍊寶貝的肺活量,並達到調適情緒與紓解壓力的目的。
 

佛系主任,帶領育園做對的事!

幾年前的台南大地震,蔡佳芬主任看到附近的房子倒塌了,以及這些受災戶的困難與無助,於是自動自發的與相關單位聯繫,以育園音樂教室本身的資源,發起了慈善募款音樂會,帶領著孩子們做公益表演,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對社會以實際的行動做出貢獻。沒想到第一屆就獲得極成功的迴響,進而連續幾年都繼續舉辦,獲得鄉里間普遍的認同與好評,而將音樂資源與地方活動與公益結合,也就成為育園音樂教室的最重要特色。

蔡佳芬:「每次的慈善募款音樂會,除了孩子們的全力演出之外,更有許許多多家長的信任與付出,以及老師們的共同努力,謝謝有您們的支持,才能每年帶領孩子做對的事!」

 

育園音樂教室與公益的合作,除了慈善募款音樂會之外,蔡佳芬主任更將成果發表會與社區大學活動結合,讓太鼓進階班的學生協助南關社區大學於關廟紅幹線站牌下的竹藝裝置,同時太鼓進階班的孩子們更接受台南市歸仁區公所的邀請,於2018年的歸仁釋迦節活動擔任開場表演團體。多才多藝的孩子們在育園的培育下,每位小朋友都成為公益的親善大使。

蔡佳芬認為:「每次的表演,都是孩子累積自信心與榮譽感的最好機會!」

 




 

爸媽的堅持是孩子學習重要的基石

蔡佳芬主任認為兒童才藝班除了課程是重點之外,更應該重視教學環境的安全,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安心上課,以育園為例,消防設施與公共意外險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她更想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說明以下兩點:

  1. 1. 體驗課或試上課的重要:考量某些小朋友個性的關係比較內向,或者是依賴性較高,可能不容易與老師有較佳的互動,因此建議爸爸媽媽要先帶小朋友試上課程,以確定小朋友喜歡且能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
  2.  
  3. 2. 需要家長的堅持:在育園音樂教室,非常重視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互動,老師隨時都會讓家長知道小朋友的學習狀況,但是爸爸媽媽往往在小朋友遇到學習挫折時,就會考慮中斷學習,無法有效的堅持,這對小朋友學習上是相當可惜的!


 

育園音樂教室的教育宗旨,在於「以人格教育為出發,培養孩子全方位發展」,在我們跟蔡佳芬主任的訪談過程中,我們發覺育園是一家相當重視親師溝通的音樂園地,尤其他們認為「爸媽的堅持是孩子學習重要的基石」這項觀念,格外令人印象深刻!我們深信孩子的學習,絕對不是老師單方面的任務,更是爸爸媽媽共同的責任,唯有父母的支持,孩子的學習之路才能持之以恆、學習有成──現代爸媽們或許可以參考一下育園音樂教室的獨到觀點。

蔡佳芬的理念:「學習音樂可以訓練堅持的習慣,學習音樂可以訓練腦力開發
學習音樂可以訓練自信心,運用課程內容與遊戲的方式
從中學習人際互動關係,從閱讀分享學會表達能力!」

註·育園音樂教室的音樂課程種類非常多,班別項目包含:幼兒打擊律動班、幼兒打擊口琴班、幼兒太鼓班、太鼓進階班、直笛團體班與個別班、長笛團體班與個別班、烏克麗麗團體班與個別班、爵士鼓班、鋼琴個別班、小提琴團體班個別班、小提琴團體班個別班、小提琴團體班個別班,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臉書粉絲頁訊息洽詢。

 
 
 
育園音樂教室

電話:(06)338-6615
地址:台南市歸仁區大通路160號1-2樓 前往開課單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