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從《82年生的金智英》看見女人的性別力
女性話題之作《82年生的金智英》可能有些人看過,也可能尚未。不管是知名雜誌,還是知名影評人都對此作有不同的解讀與切入點。順應著,藝種課程的溫馨風格,而此篇文章將以「婚姻中的女性」作為主軸,來跟媽媽們分享,女人能做的事,能犧牲奉獻的事,有時候連自己都想像不到。
世界上還有多少個「金智英」?

圖片來源:Pinterest
我們該慶幸社會給母親的眼光,通常是偉大且值得敬仰的。尤其是,生了小孩之後的母親,更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得不。在我成長時期,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幕是,我幾乎是最後一個離開校園的孩子,時間約略是在晚上八點。
我問媽媽:「回家要吃什麼?我想吃鮭魚炒飯!」媽媽說:「等等要先去公司一趟,你先在辦公室陪我加班。」那晚,我什麼都沒吃,而那碗放媽媽辦公桌上的飯菜媽媽也沒吃。
隔了一個學期,我告訴媽媽,幼稚園老師因為我考試成績不理想,所以拿臭襪子處罰我。媽媽立刻牽起我的小手,氣沖沖地跑去找學校理論。我記得,那雙手好溫暖好溫暖,就算出了社會,我仍然需要那雙手的支持。成長的路上,媽媽兼顧了家庭與工作,不過她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婚姻溝通」。漸漸地,她開始不會與父親相處,於是,她把注意力轉移至小孩身上。生活上所有的大小事,幾乎全權由媽媽掌管,她像家裡的指揮官,她說向左走,妳就只能向左。
我出社會一陣子了!媽媽也即將退休了!前幾個月,她傳了訊息給我:「別擔心我,我至今才學會該如何與自我獨處,你說遲嗎?我覺得,恰恰好。我意識到婚姻裡頭不能只有「家庭」,而是該先做好自己,這樣妳才不會擔心。」
療癒系電影推薦—「82年生的金智英」

圖片來源:niusnews
這部影片是孔劉與鄭有美的第三次合作。第一部《熔爐》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間聾啞學校,被師長性侵害的故事。第二部《屍速列車》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就演員個人特質來說,孔劉的溫柔、穩重、沉默的形象,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顯得更突出。因為在該部電影裡,這樣的特質更能帶出,婚姻裡頭的互補與支撐。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顧名思義,主角就是金智英(鄭有美 飾演),影片開頭就用了非常不文雅的字詞「媽蟲」來形容金智英,她像依附在小孩身上的昆蟲,不斷地透過對小孩的細心照料,來驗證自己的價值。鄭代賢(孔劉 飾演),在一次偶然的察覺下,他發現自己的太太像陌生人一樣,時不時會說一些他從未聽過的話。他開始搞不清楚太太是因為長期待在家裡發悶了?還是生病了?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金智英(鄭有美 飾演)帶著小孩到咖啡店買咖啡,好巧不巧小孩突然哭的鬼哭狼嗥,她一手要付帳,一手又要安撫小孩。啪……剛買帳的咖啡隨著小孩的情緒潰堤灑落一地。眾人冷眼旁觀的看著她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忍受陌生上班族們的隻字片語。
從昏暗的影廳走出現實世界。當初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的一個念頭就是與媽媽分享金智英(鄭有美 飾演)的轉變。不過,當我走到公園的樹蔭下吹吹涼風時,我意識到,這些轉變最根本的要素是「對自我的喚醒」,就算他人旁敲側擊的提醒,她或許只是點頭聆聽,相反地,如果她真的意識到那個「自我」已遠離她多年,那她一定會努力地把她找回來。因為那是她失去的……
還沒看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媽媽們,不如找個寧靜、孩子睡覺後的夜晚,來一場電影的心靈洗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