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擔育兒辛勞,雙薪爸媽安心上班去!親子照護喘口氣,政府推「托育公共化」

編輯 ∣ Micky  執行編輯 ∣Jimmy 
分享此篇文章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托育公共化,除了原本就有的公共托育中心,還積極與民間合辦親子館、育兒友善園等場館,目的就是要和家長們一起分擔育兒的辛勞。那麼,這些不同的場館又有什麼差異呢?今天將整理公共托育中心、親子館以及育兒友善園的異同優缺,如果你正為了工作、體力等因素而煩惱托育的話,這些資訊也許可能幫得上忙!


 
公共托嬰中心

孩子年紀:0-2
育兒形式:於工作時間由專業保育人員照顧嬰幼兒,並視需要延長托嬰時間
適合族群:三名孩子以上的家庭或雙薪家庭

育有超過三名嬰幼兒的家庭,很顯然的需要托嬰協助,因為就算是父母一起顧,也會非常辛苦,況且要支撐家裡經濟的話,一定會有其中一方必須要外出工作,這個時候公共托育中心(以下簡稱公托中心)就能給予很好的協助。公托中心是政府設立的托嬰機構,由專業保育人員照顧嬰幼兒,多一個人手幫助家長,絕對可以讓家長稍微喘口氣。

各個縣市的公托中心收費不同,大致上是一個月7000元到11000左右,縣市政府也有提供公共托育的補助,從社會局的網站都能夠找到資訊。

除了提供托育服務,公托中心也會不定時舉辦親子活動,讓社區內的親子一起參與。

 

公共托育中心為年輕爸媽分擔不少育兒辛勞。
圖片來源:翻攝自housefun


 

機構特色:照護完善,體貼工作辛勞。在公托中心的保育人員都經過專業認證,且設施、用具都有經過規劃與評鑑,使嬰幼兒可以在清潔安全的地方被照顧;家長如果工時上有需要,也可以申請延長托育時間,讓家長不用因為因為接孩子的問題而焦頭爛額。

需要注意:費用偏貴,需要碰運氣。雖然政府有提供補助,但對於家庭年收入普通的家庭來說仍然是一筆負擔;另外,公托中心也會把托嬰名額優先給弱勢家庭以及超過三名嬰幼兒的家庭,一般家庭則需要抽籤。

 
親子館

孩子年紀:6歲以下
育兒形式:親子一同入館使用室內設施
適合族群:全職照顧的親子,以及想要在大空間遊戲的孩子。

親子館跟公托中心不同的地方是:前者主要是家長陪同,後者則是提供照顧嬰幼兒負擔沉重的家長一些托嬰協助。通常,親子館都配有幾位陪玩哥哥姐姐,並提供教玩具給親子使用,每一間場館的設施都不盡相同,對家裡玩具不多,或沒有空間放置玩具的家庭來說是一大福音。

有些親子館可以免費入場,有些則是收費入場,每一間親子館的收費標準不同。有些親子館甚至會搭配繪本館,戶外場地,讓不想在家的親子能有歡樂好去處。
當然,親子館也會籌備各樣的親子活動以及課程,在親子館網站的行事曆上都可以一目瞭然。

 

圖片來源:翻攝自grace


 

機構特色:設施多樣。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玩不完的教玩具,但是親子館的設施清潔、完備,對孩子的發展有益;活動也都與相關專業的老師、實習生合作,品質毋須擔心。
需要注意:僅提供場所。館內人員的服務為注意孩子安全與清潔,家長還是需要耐心陪伴孩子的,它只是提供一個良好的場所促進孩子與家長的互動,不像托嬰中心主要提供的是專業的保育人員,兩者的差異甚多。

 
育兒友善園

孩子年紀:6歲以下
育兒形式:提供自主性親子共玩場地。
適合族群:社區內親子

在政府主打社區與育兒結合的政策下,利用民間團體和社區既有的活動與服務,發展出育兒友善園的工作模式。育兒友善園和親子館的差異在於,它以社區為單位,使得社區內的家長能共享社區資源,更能促進彼此交流;親子館則是依據管理階層的理想去打造的,社區性就沒有那麼濃厚了。
幾乎所有的育兒友善園都是免費的,同樣適合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一起入館使用設施。育兒友善園也會固定開特色課程,值得一看。

機構特色:共享社區資源。社區內的親子會因為互相分享而有情感的交流,孩子也會漸漸熟悉其他常來的社區孩子,相對的親子館流動率就比較高。
需要注意:場館差異大。因為是由民間團體籌備而政府只站在補助與審核的角色,每一間育兒友善園的場地都有所不同,設施也有差異,建議選擇離家近的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翻攝自台北靈糧堂


 

其實政府與民間團體一起準備的育兒資源不少,加以利用的話,確實可以減輕育兒的負擔。若花點時間瀏覽各縣市社會局的網站,會發現育兒路上有許多適合的援助跟溫暖的善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