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家裡亂到只剩下睡覺功能了!捲起袖子,試試這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學的收納4心法
每天一回家或是一起床,看到亂糟糟的家裡就覺得心累,但一想到要整理就心更累不想面對,決定倒頭就睡明天再說了嗎?且慢!(伸手阻止)以下提供給大家4個收納小撇步,一步一步來,還能順便召喚家中的小人兒一起動手整理,是不是棒棒的~?

圖片來源:Kara Eads
透明系收納 找東西不再瞎子摸象
很多人喜歡用竹籃或不透明的櫃子進行收納,但眼不見不淨的結果,就是每次要花更多時間去「摸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更甚者直接因為看不到而被就此遺忘在角落。
常有以上困擾的朋友,建議可入手透明度高的塑膠收納櫃或收納盒,想要找東西或衣服時,一眼就能找到需要的衣物。同質性高的衣物與有保存期限的消耗品也很適合以這種方式收納,不僅省時也能避免東西因為過期而浪費。
另外梳妝台上的保養品、化妝品以及首飾,也可以在安全範圍內使用玻璃容器或是陶瓷小碟擺放,除了有效防止灰塵沾染,梳妝台看起來也更有質感。

圖片來源:Jen Theodore
記憶置物法 用外盒判別內容屬性
大家都知道「圖像記憶」遠比死背來得容易,不妨就把這項特點運用在收納上。將各種屬性的物品搭配不同的置物盒顏色或是材質,例如隱密性較高的藤編籃可放入折成豆腐狀的襪子與私密的內衣褲,透明盒內可以擺放調味料或常備食材,一次看出剩餘份量...等等分類方式,依照手邊已經有的收納用具,幫散落在家中各地的雜物找個家吧!

圖片來源:Rumman Amin
貼合生活習慣 量身打造收納動線
養成把東西順手放回原位的習慣,說起來最簡單卻也最困難,那不如換個方向思考,嘗試依照日常的生活習慣與動線,調整物品擺放的地點,自然而然就能在無意識間把所有東西放回對的位置上了。
一回家習慣馬上更換家居服的人,建議把洗衣籃放在前往浴室的路徑上,順手將換下的衣物丟入籃內,降低大人小孩亂丟待洗衣物的機率。浴室內也可直接擺放卸妝用品與洗完臉後的基礎保養品,就不用麻煩地帶著瓶瓶罐罐到處移動,還容易不小心在用完之後遺落在某個角落而莫名消失。

圖片來源:Jonny Caspari
與孩子合作 收納殺手變高手
要培養孩子家的概念,就從攜手維護家中環境開始吧!雖然許多爸媽已經淡定面對孩子亂丟玩具(或是食物)這件事了,不過給予孩子一個任務,請他負責管理他的管轄範圍(例如他的娃娃區或玩具櫃)反而能在過程中培養出邏輯判斷與整合歸納能力,也能養成對「家」的歸屬感與責任心,建議從3歲開始,就可以把收玩具的任務交給孩子處理囉!(爸媽請歡呼~)

圖片來源:Kelly Sikkema
家中環境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要享受舒服的居住空間,還是需要全家人持之以恆的維護,不妨將收納作為日常小遊戲,在過程中帶著孩子認識家中的物品收納位置,全家人一起養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才不會在一點一滴的累積中,讓家裡失去原本簡潔明亮的原貌呦!

圖片來源:Paige C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