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學音樂,爸爸媽媽需要先知道的事
您有沒有經歷過這個情況,一到周末,媽媽叫孩子:「快去練琴」,但孩子卻各種耍賴跟貪玩,媽媽為了哄孩子去練琴,開始跟孩子鬥智(媽媽各種招數都出籠),後來爸爸走出來說:「幹嘛看起來像個後媽這麼恐怖?」於是,爸爸媽媽開始爭吵,媽媽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漸漸不好。

圖片來源|pixabay
孩子學習「音樂三分鐘熱度」?爸媽該怎麼協助孩子
常常聽到為了孩子學習音樂而造成家庭失和,喵喵交響音樂中心的洪乃薇老師分析樂器學習會不成功的原因:
● 多半落在五歲以下、心性不定的孩子,這時候就不會建議學樂器、現階段就是去學學奧福唱歌跳舞就好。
● 孩子根本對音樂無興趣,學習音樂只是配合爸媽的喜好,這種情況建議爸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否則傷了家庭的和諧,也讓孩子更排斥音樂。
● 父母一下子給孩子太多選擇,讓他們不珍惜。爸媽不要隨著孩子突然感興趣的喜好就讓他們開始學習新樂器,必須讓孩子嚴肅面對,一次只給予單個樂器學習選擇,才能讓他們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

圖片來源|pixabay
想要增加孩子學習音樂的成功率,洪乃薇老師建議:
● 爸媽的支持很重要,「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想要台上的光鮮亮麗,私底下就要苦練,這是不二法門。 把音樂以及練琴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從一開始的好奇摸琴,變成每天可以固定去摸五分鐘,隨著曲子難度越來越拉長,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樂器的成功率。
● 孩子年齡滿五歲,擁有「電梯數字」概念再開始學習樂器。
● 老師的指導跟鼓勵也很重要,尋找讓孩子有好感的老師,後續在音樂學習上的互動才能對孩子有正向影響。
● 給孩子約三個月的時間,看他們鍛鍊自己的心智、毅力,到喜歡、享受自己創造出來的音樂。
孩子學習音樂上的美麗與哀愁,爸媽需要先釐清的觀念
其實孩子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還要接受心理及生理上的挑戰。在心理方面,他們必須從簡單的曲子練習到複雜性高的曲子、完成了一首曲子又要練習下一首曲子。而在生理方面,眼—讀譜、認識樂器;耳—聽見自己創造出的聲音;口—唱譜(管樂還有口型要練習);鼻—跟著樂句呼吸;肌肉—學習任何樂器都必須要有的各種部位肌力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大腦這個指揮官,要大腦下指令給各個部位、訓練它們能按照大腦所想的演奏出來。

圖片來源|pexels
啊~我們只是想要學興趣、沒有要他走專業音樂的路。
洪乃薇老師表示常常聽到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只是想學興趣,對於這點她希望跟家長澄清關於學習音樂的動機有二:音樂享受者、音樂製造者。如果只是單純想要享受,那就端看爸媽平時喜歡哪些樂曲、可以去學習音樂欣賞課程、或是去買票看演唱會、演奏會即可。如果希望孩子成為音樂製造者,這就要花相當的心思以及財力去培養孩子,前提是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孩子也要有天份以及意願投入心力。
享受辛苦付出後的滿足感,由從小練習接受挑戰開始
有些家長會好奇,到底讓孩子從小學音樂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其實他們獲得的不僅僅是音樂上的專業。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彈奏樂曲如同是讓孩子提早學習接受挑戰,孩子會懂得面對挑戰應該要正面迎戰、認真付出、扎實的練習,這樣才能在挑戰後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
而且孩子學習音樂是父母也會一同感到快樂的,從一開始五音不全的練習到後來可以彈奏完整樂曲,爸爸媽媽在欣賞孩子演奏音樂的時候,除了可以因為他們的進步而感到驕傲,也能夠藉由他們樂曲的彈奏而感到愉悅。洪乃薇老師也分享:「有家長說過在外面工作疲憊一天之後、回家聽到孩子彈奏豎琴真是舒壓呢!」

圖片來源|喵喵交響音樂中心
讓大家都可以用親民的價錢,學習邱比特天使的樂器
喵喵交響音樂中心致力於推廣本土豎琴教學,由於豎琴是動則十幾萬,甚至大琴要到八十萬的價格,是一個相對來說入門昂貴的樂器。因此喵喵交響音樂中心特地找了本土製造豎琴已久的技師一起合作、創造出價格可親、聲音清脆、價格好入手的小撥片豎琴,就是希望唯美、音色好聽、對人體又相對無傷害的豎琴在台灣可以有越來越多人學習及演奏。

圖片來源|喵喵交響音樂中心
此外,喵喵交響音樂中心也經常參與慈善公益表演,希望能藉由公益表演推廣樂器合奏,讓學習音樂的路不孤單,特別是豎琴這個樂器。在戰爭的時代、音樂普遍用來增加士氣、安撫人心。在我們現在這安樂的時代、喵喵交響音樂中心希望創造出溫度與價值,讓美妙音樂傳播出去、帶給人們一段美好的時光。
【更多優質音樂課程,請參考藝種課程 One Art Class】
*此篇文章的專業音樂教學建議由喵喵交響音樂中心的洪乃薇老師所提供
喵喵交響音樂中心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隘口二路59號
電話:03-658-5856前往開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