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家長心聲:音樂課程怎麼選?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的差異你掌握了嗎

編輯 ∣ Ulrica 

研究指出:「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孩子腦力開發、啟發孩子創造力、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許多爸爸媽媽們也很早就開始對孩子規劃音樂課程,希望提升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但是其實音樂的學習方式大有差異。【藝種課程One Art Class】為您整理出世界三大音樂教學,讓您為寶貝孩子安排最為合適的音樂學習內容。

奧福音樂(Carl Orff,1895—1982)

圖片來源:音樂童年:奧福幼兒音樂教育

奧福音樂是台灣較常見的音樂教學,最主要的特色是藉由打擊樂器或是唱歌來認識音樂。參與的孩子不需要具備任何音樂能力,課程著重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幻想力,而在教學上運用具有本土化、親和力、活潑有系統的方法,引導孩子循序漸進地走進快樂的音樂殿堂,享受奧福音樂的自然學習,並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在樂器的運用上,奧福音樂主要以節奏感強的打擊樂器為主,例如:鼓、木槌、木塊以及鍾等,讓孩子們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也會透過肢體、歌唱、跳舞等活動了解音樂律動。

👉音樂童年文教機構|2~12歲

👉虔虔啟萌音樂坊|1歲~4歲(含)

達克羅茲音樂教學(Emile Jaques-Dalcroaze)

圖片來源:Pexels

達克羅茲音樂希望孩子透過身體的律動,把理論與身體實際結合後,培養未來創作的基礎,也提升其表演、舞蹈、音樂的能力。最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希望每個人可以用自己與身俱來的天賦來當作樂器,用歌唱或韻律的方式即興表演,在這個基礎下再加入其他樂器的即興。

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分為三大項目:

● 節奏訓練:是最主要的教學重心,老師會以律動的方式訓練節奏,讓音樂的學習從相關的運動經驗開始。

● 音感訓練:運用所創的「達克羅士音階」研究每個音在音階上的位置,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音程的差別。

● 即興創作:經過前述的音樂洗禮,這時候就要發揮記憶力及創作力,在節奏中展現自己。

和其他音樂教學法不同的地方,在於達克羅茲音樂教學用比較生動、肢體的方式來訓練,使孩子具有完整的音樂理念,也讓他們擁有身體的即興表演經驗,另外也會訓練到孩子的集中力、判斷力、記憶力、瞬間反應能力。

高大宜(Zoltan Kodaly,1882—1967)

圖片來源:Pinterest

高大宜音樂教學法很特別的一點在於,使用首調唱名法、科爾文手勢、節奏唱名等來輔助試唱教學。在高大宜的教學理念中,他認為音樂是每個孩子的權利,而不是少部分音樂天才的特權,而唱歌是最好的教學方式,並且可以讓每個人實際去參與。他也堅持歌唱必須是無伴奏的,就如同本土的民謠一樣,這樣可以讓孩子可以從成長的經驗出發,自然地進入音樂領域。

圖片來源:柯爾文音階手勢

【更多優質音樂才藝課程資訊,請參考藝種課程 One Art Class


評論